★本日行程:東三国 → 京都 → 醍醐寺 → 琵琶湖紀念館 → 南禪寺 → 永觀堂 → 哲学の道 →
熊野若王子神社 → 彌勒院 → 銀閣寺 → 八坂神社 → 知恩院 → 圓山公園 →
寧寧之道 → 高台寺 → 清水寺
再度搭上地下鉄東西線到蹴上 進站前在服務處順便買了一日公車卷500日幣
剛開始買的時侯 站員並沒有主動給我們地圖 所以走了幾步路之後 還是折
回去拿了三份地圖 其實如同旅遊書上寫的 在買一日卷時都會附一張全京都的
公車地圖 原本以為會和京都車站拿的是完全一樣的 沒想到是拿到一份除了
京都地區之外還有詳細的山科區醍醐寺周邊的交通資訊 已經擁有京都車站的人
不妨換換口味 拿張新的地圖 也是個不錯的資訊
地下鉄東西全線交通
走出了蹴上已經過了中飯時間 在路上看見了鯛魚燒小攤 便買了一個來充飢
(不知道為什麼ㄔㄡˊ魚燒的故事又在我腦子裡轉押轉~~這位ㄔㄡˊ魚燒念法的發明者~
現在正穿著薄薄的春裝 在零度飄著雪的阿蘇山呢...好像是我害的 @.@ )
坐在琵琶湖疏水紀念公園裡椅子上享用食物 這是我第二次在櫻花下吃東西
從這穿過去就是琵琶湖疏水紀念公園
往前方看 下面似乎有轉接運河的運輸鐵道 更驚人的是 鐵道的兩旁就已經是滿滿的櫻花了
但鐵道已經不運轉的樣子 這時突然有種 其實賞櫻也不用跑很遠的地方 只要仔細觀察真的到處都有
在這裡許多人都玩著站在鐵軌上走過去 也包括了我 更有許多大叔拿著自己的單眼 捕捉美麗的櫻花
運輸鐵道兩旁櫻花不是用「美」就可以形容
順著鐵道直直的往前走到底 便是琵琶湖疏水記念館 在記念館前有一個大的噴水池
記念館本身則是無料參觀 這天行程算蠻多的 趕行程的我當然是沒進去囉
琵琶湖疏水記念館
南禪寺是臨濟宗南禪寺派的大本山 中門東側有座22米高的三門 登上三門樓可遠眺京都市內風景
還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庭園 其中國寶大方丈庭園 被稱為是江戶初期的枯山水庭園代表作 並被指定為日本國家名勝
龜山法皇在1291年創建的 從室町時代就是京都重要寺院 足利義滿選定的京都五山 就是以南禪寺為首
他的三門 豪大華麗 南禪寺三門還以紅葉名所著稱
南禪寺正門
接著來到「南禪寺」,如同旅遊書上寫的 第一個到達三門(禪宗寺院大門) 給人一種雄偉的感覺
雖然是春天 似乎已經看見紅葉急著露出來 似乎成為春天賞紅的另一種奇景
這裡也有賣參拜券 兩院共通是1000日圓 方丈室和三門各500日圓 南禪院則是300日圓
這個點我沒有購票 就只有在境內免費參觀 我覺得免費的部份 就已經讓我看不完了
路經堪稱日本枯山水代表作的方丈庭園 以白砂、岩石、花草為主軸 被白砂隔開的兩塊石頭則是根據中國古老的
「老虎渡子」傳說設計而成 雖說是代表作 但還沒看見銀閣寺的我 還是等看完銀閣寺再做評論
三門
接下來映入眼簾的是水路閣 這座頗為現代化的建築物-水路閣
磚造拱形的水路閣 是琵琶湖疏水的一部份 琵琶湖疏水是為了引琵琶湖的水以供
位於南禪寺附近的水力發電廠使用 整體設計仿造古羅馬時代的水道橋
仔細看看水路閣 很像台灣三義的龍騰斷橋呢 龍騰斷橋歷經了兩次大地震已經被震壞
而水路閣則是屹立不搖 到目前為止已有100年的歷史 運河的功能繼續存在著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建築技術了
水路閣
法堂
引用網站的描述:永觀堂又稱禪林寺,初為平安時代文人藤原關雄的別墅,後清和天皇賜以禪林寺之稱號,至永觀律師入主該寺,遂改稱永觀堂。
寬闊的院內,釋迦堂、開山堂、御影堂以回廊相連。阿彌陀堂80cm大小的阿彌陀如來立像安置於此,人稱「回首阿彌陀」。
永觀堂每年秋季還開放夜間燈飾照明,屆時滿山紅葉和紅葉掩映下的殿堂、寺塔和倒映在池水中的紅葉倒影,
給人以一種難以描述的東方寺院美。因而永觀堂又有「紅葉永觀堂」的別稱
永觀堂
順著路走下去 "紅葉永觀堂"的稱呼 不難想像這個稱呼怎麼來 從正門走到受付參拜的地方
兩邊小小的六葉紅葉 就是最好的答案 讓我不解的是 現在不是春天嗎 這個紅葉到底怎麼出現的 莫非真的是地球暖化了?
這天要受付參拜的點太多了 不想最後幾天因為盤纏用盡而呆在民宿裡 加上之前做的功課 似乎秋天比較美
所以只在外面拍拍照 就沒有進去了
六葉紅葉
本日遺憾與心得
這兩站的遺憾 大概就是我都沒有付費進去轉轉吧 有種人已經到了 卻沒有進去走的感覺
旅遊書上寫秋天比較美 加上自己的旅費 到這裡為止 已經有種下次去東京
一定要帶更多錢的感覺 @.@
好用的網站:
南禪寺:按我
更多照片:
20070402春櫻三都 東三国→京都→醍醐寺→琵琶湖紀念館→南禪寺→永觀堂→哲学の道→熊野若王子神社→彌勒院→銀閣寺→八坂神社 →知恩院→圓山公園 →寧寧之道→ 高台寺→清水寺
留言列表